中級會計職稱題型-客觀題評分規則是什么
摘要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占分比超50%,直接決定能否通過考試(中級會計合格線60分,客觀題拿穩30+,主觀題壓力會小很多)。客觀題評分規則核心是“按標準答案給分,細節決定得分”:單選題選對得分、選錯或不選不得分;多選題少選得相應分值(比如正確答案有3個,選對2個得部分分),多選/錯選/不選不得分;判斷題答對得分,答錯或不答不得分(注意:近年已取消“答錯倒扣分”規則,別再被老經驗誤導!)。搞懂這些規則,能幫你避開80%的“無效失分”,文末附3個實戰答題技巧,看完就能用。
一、先搞清楚:客觀題到底占多少分?為什么必須“死磕”?
中級會計考3科:《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每科滿分100分,客觀題占比分別是45分、55分、70分(具體分值每年可能微調,但大體穩定)。
舉個例子:《經濟法》客觀題70分,如果你能拿到55分,主觀題只需要再拿5分就能及格——這就是為什么老考生常說“客觀題是保命分”。但每年都有考生因為不清楚評分規則,明明能拿的分丟了:比如多選題明明選對2個正確答案,卻非要賭第3個不確定的選項,結果多選導致整題0分;判斷題因為怕倒扣分,明明確定的答案也不敢選……
所以,搞懂評分規則,不是“應試技巧”,是“保命常識”。
二、分題型拆解:每個客觀題怎么給分?這些“坑”90%的人踩過
(一)單選題:“送分題”里藏著“送命題”,選對就得分,選錯不糾結
評分規則:每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選對得相應分值(通常每題1分,3科單選題題量在10-25題不等),選錯、不選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常見誤區:覺得單選題簡單,隨便選一個就過。但中級會計的單選題“陷阱多”,比如《中級會計實務》里“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和“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一字之差,答案完全不同;《財務管理》的“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稍不注意就選錯。
實戰案例:
(2023年《經濟法》真題)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應視同銷售貨物的是( )。
A.將外購貨物用于個人消費
B.將外購貨物用于免稅項目
C.將外購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
D.將外購貨物用于集體福利
正確答案是C。很多考生會糾結A和D,因為“外購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不視同銷售,但“無償贈送”屬于視同銷售。如果清楚“視同銷售”的4種情形,直接選C,1分到手;如果記混了,隨便選A,這1分就沒了——單選題的關鍵是“穩準狠”,不確定時用“排除法”,先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比如B選項“免稅項目”肯定不視同銷售),縮小范圍再選。
(二)多選題:“拿部分分”比“賭滿分”更聰明,少選也能得分!
評分規則:每題有2-4個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通常每題2分,3科多選題題量在10-15題不等);少選得相應比例分值(比如正確答案有3個,你選對2個,得1/3的分,即約0.67分;選對1個,得0.33分);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重點提示:這是客觀題里最“容易撿分”也最“容易丟分”的題型!很多考生不知道“少選得分”,總想著“必須選全對”,結果把不確定的選項也加上,導致整題0分。
舉個例子:
(模擬題)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留存收益的有( )。
A.法定盈余公積
B.任意盈余公積
C.資本公積
D.未分配利潤
正確答案是ABD。如果你確定A和D正確,但B和C不確定,這時候該怎么選?
如果你只選A和D:少選2個正確答案(正確答案有3個),得2/3的分(約1.33分);
如果你選A、D、C:C是錯誤選項(資本公積不屬于留存收益),整題0分;
如果你選A、B、D:全部正確,得2分。
聰明的做法:不確定的選項堅決不選!寧愿少得1分,也不要丟2分。中級會計考試“60分萬歲”,多選題的策略是“保部分分,不貪滿分”。
(三)判斷題:“答錯不倒扣分”!2020年起規則已改,別再不敢選
評分規則:每題1分(3科判斷題題量通常10題,共10分),答對得1分,答錯或不答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劃重點!2020年之前判斷題答錯倒扣0.5分,現在已經取消這個規則)。
常見誤區:很多考生還在用“老思維”,覺得“不確定就不答,免得倒扣分”,結果白白丟分。現在規則改了,判斷題的正確策略是“不會也蒙一個”——因為答錯和不答的結果一樣(都是0分),但蒙對了就賺1分!
舉個例子:
(模擬題)企業為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 )
如果你記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直接答“錯”,得1分;如果你完全不記得,隨便蒙“對”或“錯”,有50%概率得分,總比空著強。
三、3個“吃透規則”的答題技巧,幫你多拿10分+
技巧1:單選題用“排除法+關鍵詞定位”,30秒鎖定答案
中級會計單選題題干通常較長,但“關鍵詞”很明顯。比如《財務管理》的題目里出現“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直接定位到“本量利分析”章節;《中級會計實務》出現“合并報表”“內部交易”,就往“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財務報表”里套。排除法的核心是“先排除明顯錯誤選項”,比如選項里有“絕對化表述”(如“一定”“必須”“所有”),大概率是錯誤的(經濟法里尤其常見)。
技巧2:多選題“見好就收”,只選“100%確定”的選項
多選題的正確答案最少2個,最多4個。如果你只能確定1個選項,寧愿不選(因為選1個也得部分分,但如果再蒙1個錯的,就0分了);如果能確定2個,直接選這2個,別貪第3個。比如《經濟法》里“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情形”,如果你只記得“不得用于獎勵職工”和“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為質押權標的”,就只選這2個,哪怕正確答案有3個,你也能得部分分,總比全錯強。
技巧3:判斷題“不空題”,遇到“絕對化表述”優先打“×”
判斷題里如果出現“總是”“均”“一律”等絕對化詞語,90%是錯誤的(比如“企業所有的利得都計入當期損益”,其實利得可能計入所有者權益);如果出現“可能”“一般”“通常”等相對表述,大概率是正確的。實在不會,就按這個規律蒙,正確率至少60%。
寫在最后
中級會計客觀題的評分規則,本質是“按規則給分,按策略拿分”。記住:單選題“穩準狠”,多選題“不貪多”,判斷題“不空題”。這些規則每年可能微調(比如題量、分值),但核心邏輯不變——以上內容基于2023年及近年考試規則整理,2024年最新規則請以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官方公布為準。
最后想說,備考中級會計,“努力”重要,“懂規則”更重要。把客觀題的分穩穩拿到手,你就已經贏了一半。加油,今年一定能過!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758872.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