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考試考哪兩門-初級會計報名費用多少
如果你正打算考初級會計證,心里肯定琢磨著兩件事:這考試到底考啥?報名得花多少錢?作為帶過300+考生上岸的“老會計”,今天就用大白話給你說清楚——初級會計考試就考兩門,《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報名費用各省不一樣,一般每科50-150元,兩科加起來100-300元就能搞定。但光知道這些還不夠,這兩門課難不難?怎么備考才高效?報名費為啥有的地方貴有的地方便宜?今天一次性給你講透,看完就能明白怎么規劃備考和預算。
一、初級會計考試到底考哪兩門?—— 掰開揉碎講清楚
1. 《初級會計實務》:為啥它總讓考生“頭大”?
先說《初級會計實務》,這門課說白了就是教你“怎么做賬”,偏理科,計算多、分錄多,對邏輯思維要求高,所以很多零基礎考生剛學時會覺得“像看天書”。
它的核心考點集中在3個地方:
資產章節(占分近30%):從現金、存貨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教你怎么算公司的“家底”。比如買一臺設備,用了3年,每年折舊多少錢?賣出去時是賺了還是虧了?這些都得會算。
收入、費用和利潤(占分20%+):企業賣東西怎么確認收入?成本怎么結轉?利潤怎么算?這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到底賺沒賺錢”,考試時經常結合案例考大題。
財務報告(占分15%左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怎么填?報表項目之間有啥勾稽關系?比如“應收賬款”在報表里怎么列示?這些都是必考內容。
給考生的“避坑提醒”:別死磕復雜分錄!比如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這些中級會計才重點考的內容,初級基本不涉及,把基礎分錄(像存貨收發、固定資產折舊)練熟就行。我去年帶的一個考生,一開始總糾結“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結果考試根本沒考,白浪費時間。
2. 《經濟法基礎》:“背就完了”?大錯特錯!
再看《經濟法基礎》,這門課偏文科,法條多、考點碎,很多人覺得“背多分”,但其實每年都有考生因為“死記硬背”栽跟頭。
它的重點其實是“理解+應用”:
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占分35%+):這倆稅種是“大頭”,不僅要記稅率(比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13%、9%),更要會算。比如企業賣一批貨,收入100萬,成本60萬,各種費用10萬,企業所得稅要交多少?得一步步算出來。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占分15%左右):這部分和打工人息息相關,比如試用期多久合法?加班工資怎么算?社保要交哪些險種?考試時經常結合小案例考選擇題,比如“公司不給員工交社保,員工能要求賠償嗎?”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占分15%左右):支票、匯票怎么用?銀行卡盜刷了誰擔責?這些內容和實際工作聯系緊密,記的時候結合生活場景會更輕松。
舉個真實例子:去年有個考生背了一堆稅率,結果考到“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以下免稅”的政策,他沒理解“月銷售額”怎么算,把含稅收入直接當銷售額,導致整道計算題答錯。所以記法條時,一定要問自己:“這個規定在什么情況下用?怎么用?”
3. 兩門課怎么搭配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看這里
很多人糾結“先學實務還是先學經濟法”,其實不用太死板,根據自己的基礎來:
零基礎考生:建議先學《初級會計實務》。實務是會計的“骨架”,學會了實務,再學經濟法里的“稅法”“支付結算”時,能明白“這些規定為什么存在”(比如稅法是為了規范企業交稅,支付結算是為了規范錢怎么轉),理解起來更順。每天花2小時,先過一遍實務基礎章節(資產、負債、收入),再用1小時記經濟法的小考點(比如增值稅稅率)。
上班族/寶媽:時間碎片化,建議“實務+經濟法”穿插學。比如早上通勤時用手機記經濟法法條(像勞動合同試用期規定,就幾行字,好記),晚上回家花1.5小時啃實務分錄(比如固定資產折舊,跟著例題做2道題就懂了)。別追求“一天學完一章”,能學多少算多少,重點是“每天都學”。
二戰考生:直接抓薄弱環節。比如上次實務掛了,就重點攻資產、收入章節,把歷年真題里的大題反復做3遍;經濟法掛了,就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題整理成“公式卡片”,每天早晚各看10分鐘。
二、初級會計報名費用多少?—— 各省差異+避坑指南
1. 全國報名費用大盤點:為啥有的省50元,有的省150元?
初級會計報名費用沒有全國統一標準,是各省物價局、財政廳根據當地“考務成本”(比如考場租賃、監考人員工資、試卷印刷等)核定的,所以差異挺大。
給你整理了3類常見費用區間(參考2023-2024年數據,2025年具體以官方通知為準):
低費用地區(每科50-70元):比如內蒙古(70元/科)、黑龍江(55元/科)、甘肅(70元/科),這些地區考務成本相對低,費用也友好。
中費用地區(每科80-100元):像北京(90元/科)、上海(80元/科)、廣東(75元/科),經濟發達地區,但考務管理規范,費用也合理。
高費用地區(每科120-150元):比如西藏(160元/科)、海南(110元/科),這些地區可能因為考生少、考務成本分攤高,費用稍貴一些。
注意:以上都是“單科費用”,初級會計考兩門,所以總費用=單科費用×2,大部分考生花150-200元就能報上名。
2. 報名費用包含哪些?別被“額外收費”坑了!
很多考生第一次報名,會被各種“收費項目”搞暈,這里明確說:官方報名費用只包含“報名費+考務費”,不包含教材費、培訓費!
教材費:官方教材是《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本,每年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會更新,2024年定價是每本50元左右,兩本100元。但教材不是強制買的,你也可以用機構的講義或舊教材(注意:每年大綱會有小變動,重點章節變動部分要單獨看新內容)。
警惕“代報名”陷阱:有些培訓機構說“交500元包報名+送教材”,其實官方報名根本不需要“代報”,自己在“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就能報(每年11月左右報名,次年5月考試)。這些機構收的錢,本質是“培訓費”,別花冤枉錢。
特殊情況:部分省份會收“報名費+考務費+報名費”,比如有的省分“報名費10元+考務費60元/科”,合計70元/科,本質和“70元/科”是一回事,看清楚明細就行。
3. 這些情況可以退費嗎?費用繳納注意事項
報名交錢后,萬一不想考了,或者信息填錯了,能退費嗎?分3種情況:
可以退費的情形:
報名信息沒通過審核(比如學歷不符合要求,初級會計要求“高中及以上學歷”,沒高中畢業證就報不了);
重復繳費(比如網絡卡了,不小心付了兩次錢);
考試因不可抗力取消(比如疫情原因取消當年考試,這種情況很少見,但2022年部分地區發生過)。
退費一般要在規定時間內聯系當地財政局,提供繳費憑證、身份證等材料,具體流程看各省通知。
不能退費的情形:
報名信息審核通過、繳費成功后,不管你“不想考了”還是“沒時間考”,費用都不退。所以報名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時間備考?別沖動報名浪費錢。
繳費后必做的事:
保存繳費憑證(截圖或打印頁面),萬一后續需要退費或查報名狀態,用得上;
重新登錄報名系統,確認“報名狀態”顯示“已繳費”,避免因為網絡問題沒交成功,導致報名失敗。
初級會計考試不算難,但“知己知彼”才能少走彎路。兩門課各有特點,實務重理解、經濟法重應用,備考時別偏科;報名費用各省有差異,但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圍,重點是通過官方渠道報名,別被額外收費坑了。
最后提醒:2025年初級會計報名時間、具體費用等信息,要以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或當地財政局的官方通知為準,現在可以先按2024年的情況規劃備考,等官方消息出來后再確認細節。
踏實學,認真準備,初級會計證其實沒那么難拿——畢竟,它只是你會計之路的“第一塊敲門磚”,后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呢。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758047.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時用教育整理的初級會計考試考哪兩門-初級會計報名費用多少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