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證用處大嗎-中級會計師收入怎么樣
最近總收到后臺留言:“我做會計5年了,還是個小會計,要不要考中級?”“聽說中級證很難考,萬一考了沒用怎么辦?”“中級會計師收入真的比無證的高很多嗎?”
作為在財務圈摸爬滾打10年的“老會計”,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聊聊:中級會計證不僅有用,而且對大多數會計人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職業跳板”。至于收入?看完這篇你就知道,它到底值不值得你花1-2年時間去考。
一、先潑盆冷水:沒有中級證,你可能正在被“淘汰邊緣”
前陣子幫公司篩簡歷,財務主管崗收到87份簡歷,其中62份附了中級證——沒有中級證的,基本連初篩都過不了。不是我們卡得嚴,而是現在會計行業早就不是“會記賬就行”的時代了。
1. 從“基礎崗”到“管理崗”,中級證是“硬門檻”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招聘網站上,“會計主管”“財務經理”的崗位描述里,幾乎都寫著“持有中級會計職稱優先”?這不是企業矯情,而是政策和行業趨勢逼著走。
財政部2021年就發文,要求“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這里的“會計師”,指的就是中級會計職稱。
我前同事小林,在小公司做了6年會計,月薪一直卡在6000。去年想跳槽到上市公司做財務主管,面試時老板直接問:“有中級證嗎?沒有的話,我們沒法任命你當主管,這是合規要求?!弊詈笏荒芙敌饺チ肆硪患倚」?,現在天天后悔沒早點考證。
2. 行業“內卷”下,中級證是“生存剛需”
現在會計證早就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截至2023年底,全國持有初級會計證的人超過900萬,但持有中級證的只有約250萬——初級證已經“爛大街”,中級證才是區分“普通會計”和“資深會計”的分水嶺。
我認識一個HR朋友,他們公司財務部去年裁員,優先裁的就是“只有初級證+工作3年以上”的員工。理由很現實:“這些人做的工作,應屆生也能做,而且薪資要求更低;但有中級證的員工,能做成本分析、預算管理,這些是核心技能,裁了沒人頂。”
二、中級會計證的“3大隱形價值”,比你想的更實在
可能有人會說:“我不打算當主管,考中級有必要嗎?”別急,中級證的用處,遠不止“升職”這一條。
1. 薪資“保底漲幅”:比無證者平均高30%,一線城市更夸張
根據智聯招聘2024年Q3數據,全國中級會計師平均月薪約11200元,而無證會計(僅初級或無職稱)平均月薪約8500元,差距近30%。如果是在北上廣深,這個差距會更大——一線城市中級會計師平均月薪15000-20000元,而無證會計大多在8000-12000元。
我表妹2022年考下中級證,當時在杭州一家電商公司做會計,月薪8000。拿到證后她沒跳槽,直接跟老板談加薪,老板二話不說漲到12000,理由是:“你現在能獨立做財務分析報告,幫公司優化了3個成本環節,值這個價。”
2. 政策“紅利包”:落戶、補貼、人才認定,各地搶著給福利
很多人不知道,中級會計證還是“城市入場券”。現在不少城市為了吸引人才,對中級職稱持有者有實打實的好處:
上海:持有中級會計證,可作為“居轉戶”的加分項(滿足社保年限等條件后,更容易落戶);
深圳:中級會計師可申請“人才租房補貼”,本科+中級證每月補貼1500元,連發3年;
成都:在“蓉城人才綠卡”認定中,中級職稱是“D類人才”的門檻之一,可享受子女入學、醫療優先等福利。
我鄰居王姐,去年就是靠中級證+社保滿5年,成功把戶口從老家遷到了上海,孩子今年順利上了公立小學。她說:“以前總覺得考證沒用,現在才知道,關鍵時刻能幫你解決‘人生大事’?!?
3. 能力“護城河”:學的不只是考點,更是“管理思維”
中級會計考試考《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三科,看似是書本知識,實則是在培養“財務管理者思維”。
比如《財務管理》里的“本量利分析”,能幫你算清“賣多少貨才能賺錢”;“預算管理”能讓你提前規劃公司資金流向;《中級會計實務》里的“合并報表”,更是大型企業財務主管的必備技能。
我當年考中級時,學到“財務杠桿”那章,突然明白公司為什么要控制負債比例——以前做基礎會計,只知道“記賬報稅”,考完中級才懂“怎么幫公司省錢、賺錢”。這種能力提升,比證書本身更值錢。
三、中級會計師收入“真相”:不同城市、崗位,差距有多大?
光說“平均薪資”太空泛,我們具體看看不同情況的收入水平,你可以對號入座:
1. 按城市級別:一線城市“天花板高”,二三線“性價比高”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會計主管:15000-20000元/月
財務經理:20000-35000元/月
(比如在上海的互聯網公司,財務經理年薪30萬+很常見,前提是有中級證+5年以上經驗)
新一線城市(杭州、成都、武漢等):
會計主管:10000-15000元/月
財務經理:15000-25000元/月
(我同學在杭州做制造業財務主管,中級證+6年經驗,月薪14000,年底還有2-3萬獎金)
二三線城市:
會計主管:8000-12000元/月
財務經理:12000-20000元/月
(老家在常州的親戚,在當地上市公司做財務經理,中級證+8年經驗,月薪18000,在當地算高薪了)
2. 按崗位類型:“越靠近業務”,收入越高
基礎核算崗:即使有中級證,收入提升有限(約8000-12000元/月),因為工作內容重復度高,可替代性強;
管理會計崗(成本分析、預算、內審):中級證是“標配”,收入比核算崗高30%-50%(12000-20000元/月);
財務BP崗(業務財務):最吃香的崗位,需要中級證+業務理解能力,一線城市年薪25萬-40萬很常見。
3. 真實案例:3個普通人的“中級證逆襲故事”
案例1:從“月薪5k”到“15k”,用1年改變職場軌跡
小李,2021年大專畢業,在小公司做會計助理,月薪5000。2022年邊工作邊考中級,2023年拿到證后跳槽到一家連鎖餐飲企業做財務主管,月薪15000。他說:“以前覺得自己學歷低沒優勢,考了中級證,面試時終于敢跟老板談‘管理崗’的薪資了。”
案例2:35歲“危機”變“轉機”,靠中級證穩住職場
張姐,35歲,在國企做了10年會計,2023年公司優化人員,她因為“只有初級證+年齡偏大”被列入“待調整名單”。她趕緊用3個月突擊考中級(之前斷斷續續準備過),拿到證后,領導直接把她調到預算部做主管,薪資漲了20%,還躲過了裁員。
案例3:跨專業轉行,中級證是“敲門磚”
小王,之前做行政,月薪6000,覺得沒前途想轉行會計。2022年先考初級,2023年考中級,拿到證后成功入職一家新能源公司做財務分析,月薪12000?!懊嬖嚂rHR說,雖然我沒會計經驗,但中級證證明我專業能力過關,愿意給我機會?!?
四、什么樣的人“必須考”中級會計證?這3類人別猶豫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中級,但如果你屬于以下3類,建議盡早準備:
1. 工作3年以上,還在做“基礎會計”的人
每天重復記賬、報稅、貼發票,薪資3年沒漲過,看到“財務主管”的崗位不敢投——中級證是你打破“職場瓶頸”的最快方式。
2. 想轉行做會計,或從“小公司”跳“大公司”的人
沒有經驗或小公司背景,大公司憑什么要你?中級證就是“專業能力”的背書,能幫你跨過簡歷關。
3. 30歲以上,擔心“年齡焦慮”的會計人
會計行業“越老越吃香”的前提是“越老越專業”,中級證+經驗,才能讓你在35歲后不被年輕人淘汰。
最后想說,考中級會計證確實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可能需要你犧牲周末、熬夜刷題,甚至暫時顧不上家庭。但我見過太多人,因為一張證書,從“被選擇”變成“選工作”,從“月光族”變成“能攢下錢”。
證書不會直接給你高薪,但它會給你爭取高薪的“底氣”和“機會”。至于值不值,等你拿到證、談加薪、跳槽成功的那天,自然會有答案。
(注:文中薪資數據參考智聯招聘、前程無憂2024年公開報告,具體收入因企業規模、個人能力等因素存在差異,政策補貼以各地官方最新通知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756254.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