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備考枯燥怎么辦-中級會計如何備考三門
凌晨兩點的書桌前,對著密密麻麻的分錄和公式,是不是偶爾會盯著窗外發呆:“我為什么要受這份罪?” 中級會計備考這條路,幾乎沒人能笑著走完——教材厚到能當枕頭,知識點碎得像撒了一地的玻璃渣,每天重復“聽課-刷題-復盤”的循環,枯燥感像潮水一樣反復涌來。但你知道嗎?去年我帶的50個學員里,有42個都順利拿證了,他們中80%一開始也喊著“學不下去”。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咱們不灌雞湯,只說實在的:備考枯燥是常態,但有方法能把“熬日子”變成“闖關游戲”;三門科目看著難,拆解清楚了其實各有“突破口”。如果你正被枯燥感困住,或者對著三門課不知道從哪下手,這篇文章會幫你把“愁眉苦臉”變成“心里有數”。
一、備考太枯燥?試試這5個“反emo”小技巧,親測比硬扛管用10倍
1. 把“大目標”拆成“闖關任務”,讓每天都有“小勝利”
很多人覺得枯燥,是因為盯著“3個月考完三門”這種大目標,越看越焦慮。其實你可以試試“游戲化闖關”——比如把《中級會計實務》拆成“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15個關卡,每闖過一關(比如學完一章并做對80%的題),就在筆記本上貼個星星,攢夠5顆星星換個小獎勵(一杯奶茶、一集劇、半天假)。
我去年有個學員,一開始每天硬啃兩小時實務,不到一周就想放棄。后來改成每天只闖“半關”(比如學完“存貨”的確認和計量,做10道題),每完成就畫個笑臉,周末攢夠7個笑臉就獎勵自己去公園曬太陽。結果她不僅沒放棄,還提前10天過完了一輪基礎,笑著說:“現在看到筆記本上的笑臉,比收到工資還開心。”
2. 給知識點“貼標簽”,把“抽象概念”變成“生活熟人”
中級會計的知識點確實抽象,比如“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光聽名字就頭大。但你可以試試“生活化類比”:把“長期股權投資”當成“談戀愛”——初始計量是“剛認識時算清楚對方值多少錢”,后續計量是“相處中每天記錄對方的變化”,處置時就是“分手時算清楚最后能拿多少錢”。
再比如財管里的“資金時間價值”,別死記公式,想想你去買奶茶:“現在花10元買一杯”vs“存銀行一年后能拿11元,再花10元買一杯還剩1元”,哪個更劃算?這就是“現值和終值”的本質。把知識點和生活場景綁在一起,不僅記得牢,學的時候還能忍不住笑出聲:“原來會計就是‘算賬版的生活’啊!”
3. 找個“備考搭子”,但別找“內卷搭子”
一個人學容易emo,找個同伴確實能互相打氣,但千萬別找那種“每天學12小時還曬筆記”的“卷王”——你會被他的進度焦慮死。最好找個“節奏差不多、目標一致”的搭子,比如每天晚上8點一起騰訊會議自習(開著攝像頭但不說話,就當“云同桌”),周末花30分鐘互相提問:“你上周學的‘合并報表抵消分錄’,給我講講最容易錯的點唄?”
我有兩個學員,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成都,隔著2000公里每天同步學習:早上互相發“今日計劃”,晚上發“完成打卡”,遇到難題就拍題到群里一起罵“這題是人做的嗎”,罵完再一起查資料。最后兩人都過了,領證那天還特意約了視頻,舉著證書說:“要不是你,我早就躺平了!”
4. 別死磕“完美計劃”,允許自己“偶爾擺爛”
很多人覺得“備考就該每天學滿8小時,少一分鐘都是偷懶”,結果某天有事沒學夠,直接破罐子破摔:“反正今天沒學好,明天再開始吧。” 其實完全沒必要——備考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偶爾放慢腳步反而能跑得更遠。
比如你計劃每天學3小時,某天加班到10點,回家實在學不動,那就只看20分鐘重點筆記,或者干脆睡一覺。第二天告訴自己:“昨天休息好了,今天效率更高。” 記住:持續的“60分努力”,比一天的“100分拼命”+后面的“0分擺爛”強100倍。
5. 換個“學習場景”,讓大腦以為“在做新事”
每天坐在書桌前啃書,大腦會自動把“學習”和“枯燥”綁定。你可以試試換場景:早上在陽臺背經濟法法條(曬著太陽背,記憶效果翻倍),下午去咖啡館學財管(周圍的白噪音能幫你集中注意力),晚上回家做實務真題(安靜環境適合沉浸式計算)。
我之前帶過一個寶媽學員,家里孩子吵,她就每天把孩子哄睡后,搬個小桌子在客廳學,開著小夜燈,耳機里放著輕音樂。她說:“一開始覺得委屈,后來反而享受這段‘屬于自己的時間’——看著窗外的路燈,感覺自己不是在備考,是在偷偷為未來攢‘底氣’。”
二、三門科目“各有脾氣”,用對方法能少走半年彎路
中級會計三門課:《中級會計實務》(以下簡稱“實務”)、《財務管理》(以下簡稱“財管”)、《經濟法》,就像三個性格不同的“對手”——實務是“細節控”,財管是“邏輯怪”,經濟法是“記憶狂”。對付它們,不能用同一種招式,得“對癥下藥”。
1. 中級會計實務:抓“核心章節”,別在“冷門考點”上死磕
特點:內容最多(24章)、綜合性最強(經常跨章節考大題)、分值最高(100分),但重點非常突出——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收入、所得稅、合并財務報表這5章,加起來能占50%以上的分值。
備考步驟:
第一步:基礎階段(2個月):跟課+畫思維導圖。別一上來就啃教材,直接聽基礎課(選個說話接地氣的老師,比如張敬富或劉忠),重點聽核心章節,冷門章節(比如政府會計、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先大概過一遍,知道有這個東西就行。每學完一章,用思維導圖把“核心分錄”和“易錯點”列出來(比如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轉權益法”,分“處置部分”和“剩余部分追溯調整”兩步,把步驟寫清楚)。
第二步:刷題階段(1個月):只刷真題+核心章節大題。真題從近5年的開始做,重點做綜合題(比如“收入+所得稅”結合的大題),每道題做完后,在答案旁邊標上“考的哪個章節知識點”,你會發現翻來覆去考的就是那幾個核心點。
第三步:復盤階段(2周):整理“錯題本”,但別抄題!直接剪卷子貼上去,只寫“錯誤原因”和“正確思路”(比如“忘記考慮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合并報表抵消分錄漏了少數股東權益”)。考前3天,只看錯題本和思維導圖,別的啥也不用翻。
避坑提醒:別糾結“偏題怪題”!去年有個學員,非要把“反向購買”的每個細節都弄懂,結果考試根本沒考,反而核心章節的基礎分錄記混了,最后實務差3分沒過。記住:實務想過線,抓住核心章節的80%,就夠了。
2. 財務管理:公式別死記,“理解推導”比“背下來”更重要
特點:公式多到讓人頭禿(光第三章“預算管理”就有10多個公式),但邏輯性強,只要理解了“公式為什么這么來”,做題會很順。很多人覺得財管難,不是因為公式難,是因為“沒搞懂公式背后的邏輯”。
備考步驟:
第一步:搞懂“公式邏輯”(1.5個月):比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R=Rf+β×(Rm-Rf))”,別直接背字母,想想“你買股票的風險補償”——無風險收益率(Rf)是“保本的收益”,β是“這只股票比市場平均風險高多少倍”,(Rm-Rf)是“市場平均風險補償”,三者加起來就是“你應該得到的收益”。每個公式都這么“翻譯”成大白話,記起來就像記“1+1=2”一樣自然。
第二步:用“表格對比”記易混公式:比如“現值指數(PI)”和“凈現值(NPV)”,長得像但完全不同,列個表格對比:
指標 | 公式 | 決策規則 | 缺點 |
---|---|---|---|
凈現值(NPV) | 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原始投資額現值 | NPV>0可行 | 不能比較投資額不同的項目 |
現值指數(PI) | 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原始投資額現值 | PI>1可行 | 不能反映項目的實際收益 |
第三步:“機考系統”刷題:財管計算題多,而且需要用計算器,一定要在機考系統里練(比如“會計云課堂”APP有模擬系統),不然考試時你會發現“手算5分鐘,機考輸錯數”。重點練“第五章籌資管理(下)”“第六章投資管理”“第七章營運資金管理”的計算題,這三章占分超40%。
小技巧:把常用公式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前,每天看一眼,比如“普通年金現值系數(P/A,i,n)”“資本成本率=年資金占用費/(籌資總額-籌資費用)”,看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3. 經濟法:別“逐字背法條”,用“關鍵詞+案例”記考點
特點:法條多、數字多(比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決議,特別決議需要2/3以上表決權通過”),但考得比較淺,只要記住“關鍵詞”和“常考案例”,就能拿分。很多人覺得經濟法枯燥,是因為把它當成“法律條文”在背,其實它更像“生活中的規則”。
備考步驟:
第一步:分“層次”記考點:把知識點按“重要程度”分三級:
一級考點(必背,占分60%):公司法、合同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比如“公司股東出資方式”“合同的抗辯權”“增值稅視同銷售情形”);
二級考點(理解,占分30%):票據法、合伙企業法(比如“匯票的絕對記載事項”“普通合伙人vs有限合伙人的區別”);
三級考點(了解,占分10%):預算法、國有資產管理法(考得少,考前看一遍沖刺筆記就行)。
第二步:“關鍵詞記憶法”:比如“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條件”,法條寫“股東符合法定人數(50個以下股東)”,你只記“股東≤50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為5-19人”,記“董5-19”。把長法條濃縮成“短句+數字”,背起來輕松10倍。
第三步:用“案例”串考點:比如學“合同的撤銷權”,別直接背“撤銷權行使期限1年”,記個案例:“小明被老王騙了,簽了個不公平合同,小明知道被騙后,必須在1年內去法院申請撤銷,超過1年就不能撤銷了。” 案例比法條好記,而且考試考的就是“案例分析”。
避坑提醒:別等到最后一個月才學經濟法!很多人覺得經濟法“背背就行”,結果考前一周突擊,發現法條太多背不完,直接放棄。建議從備考開始就每天花30分鐘學經濟法,比如早上通勤時聽法條音頻,晚上睡前看1個案例,積少成多比突擊更靠譜。
最后想說:備考確實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了沒有,只能一遍遍地洗。但請相信,當你走上考場的那一刻,燈就會亮——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把衣服洗得干干凈凈。
枯燥嗎?肯定的。難嗎?也真的難。但當你拿到證書,看著“中級會計師”這幾個字時,會覺得所有的熬夜和焦慮,都變成了值得。
加油,備考路上的每一個你,都在悄悄發光。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75203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