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證需要繼續教育嗎
答案是:需要!而且是必須參加!
很多考生以為拿到初級會計證就萬事大吉,卻忽略了“繼續教育”這個關鍵環節。事實上,無論是已經持證的會計人,還是剛通過考試的新手,繼續教育都是繞不開的必修課。今天這篇文章就用最通俗的語言,幫你把繼續教育的來龍去脈講清楚,避免因為忽略這件事影響職業發展。
一、為什么初級會計證必須參加繼續教育?這3個原因你必須知道!
1. 政策硬性規定,不是“選擇題”而是“必修課”
根據財政部2018年發布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只要你從事會計工作,或者持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包括初級、中級、高級),就必須參加繼續教育。哪怕你考完初級后暫時沒從事會計工作,證書也需要通過繼續教育來“激活”和維護。
舉個例子:江蘇的王會計2021年拿到初級證后跳槽去了行政崗位,以為和會計無關就沒管繼續教育,2023年想重新做會計時,發現證書狀態顯示“未完成繼續教育”,不僅影響了中級報名,連求職時都被企業質疑專業能力。
2. 知識更新速度快,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會計政策每年都在變:增值稅稅率調整、會計準則更新、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如果考完初級就停止學習,很可能連最新的報稅流程、財務軟件操作都不懂。
比如2023年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7號》,對長期股權投資、政府補助等內容做了重大調整,這些都是繼續教育的重點內容。企業招聘時,現在更看重會計人的“持續學習能力”,繼續教育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明。
3. 影響證書效力和職業發展,別因小失大
雖然初級證書不會“過期作廢”,但多地財政局明確規定:不完成繼續教育,可能影響中級會計職稱報名、會計工作年限認定,甚至影響證書的調轉和使用。
比如廣東明確要求,報考中級會計職稱時需提供對應年份的繼續教育證明;上海則將繼續教育記錄納入會計人員信用檔案,未完成的會計人可能無法參與評優評先。
二、哪些人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這幾類人別僥幸!
很多人搞不清自己是否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這里用一張“排除法”幫你判斷:
必須參加的3類人:
1. 持有初級、中級、高級會計證的人員(無論是否從事會計工作);
2. 沒有會計證,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包括出納、會計、財務主管等);
3. 剛考完初級,即使還沒拿到證書(以考試通過當年開始計算)。
不需要參加的情況:
從來沒考過會計證,也不從事會計相關工作;
在校大學生(僅指未畢業且未從事會計工作的學生,畢業后若從事會計工作需補學)。
注意:2023年剛通過初級考試的考生,2023年可以不用參加繼續教育(各地政策略有差異,比如北京、浙江明確“當年考試通過可抵免當年繼續教育”),但2024年起必須按年參加。
三、繼續教育怎么操作?超詳細步驟+避坑指南
1. 時間要求:每年都要做,別等截止了才著急
開始時間:通常從每年3月開始,部分地區(如上海、四川)1月即可報名;
截止時間:大部分地區12月31日截止,少數地區(如新疆)會延長到次年3月,千萬別拖到最后一周! 每年都有考生因為系統擁堵錯過時間。
2. 學習流程:3步就能搞定,新手也能看懂
第一步:登錄當地財政局官網或“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比如北京考生登錄“北京市財政局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廣東考生登錄“廣東省會計信息服務平臺”,注冊并完善個人信息(一定要核對身份證號、證書編號是否正確)。
第二步:選擇繼續教育方式(3種方式任選其一)
網絡培訓(最推薦):通過財政局認可的機構學習(如東奧、中華會計網校、當地會計學會),費用一般60-100元,學滿規定學時即可。
面授培訓:適合時間充裕的考生,需選擇財政局合作的培訓機構,現場簽到上課。
視同完成繼續教育:比如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通過1科即可抵當年)、發表會計類論文、參加會計類培訓會議等(具體抵免條件見當地政策)。
第三步:考試+登記,才算真正完成
網絡培訓一般需要參加線上考試,題型為單選、多選、判斷,滿分100分,60分及格,部分機構支持多次考試。考試通過后,系統會自動將繼續教育記錄上傳到財政局數據庫,無需手動申請(少數地區需打印證明去現場登記,比如內蒙古)。
舉個例子:
河南考生小李2023年拿到初級證,2024年3月登錄“河南省會計管理服務平臺”,選擇東奧會計在線購買了繼續教育課程,花60元學滿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30學時,專業科目60學時),在線考試考了75分,5天后登錄平臺查詢,顯示“2024年繼續教育已完成”。
3. 避坑指南:這3個錯誤90%的人都犯過
誤區1:“我今年考了中級,初級繼續教育就不用做了?”
錯!只要你從事會計工作,無論持有哪個級別證書,每年都要做繼續教育,和考試無關。
誤區2:“我在A省考的證,現在在B省工作,該在哪里繼續教育?”
按工作地或戶籍地參加,需先辦理會計人員信息調轉(登錄“全國會計人員管理服務平臺”操作)。
誤區3:“去年忘做了,今年能補嗎?”
大部分地區支持補學1-3年(比如山東可補3年,湖北可補2年),但需額外繳納費用,部分地區還會要求提供情況說明,盡量別補! 補學流程更麻煩,還可能影響信用記錄。
四、不參加繼續教育有什么后果?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1. 證書“縮水”,影響職稱考試報名
2023年中級會計報名時,河北、安徽等地明確要求考生上傳“對應年份繼續教育證明”,如果2020-2022年有一年沒做繼續教育,即使工作年限夠了也無法報名。
2. 影響會計工作年限認定
想考中級會計職稱需要滿足“本科畢業滿4年”等工作年限要求,而工作年限是從“從事會計工作且完成繼續教育”的年份開始計算。如果期間中斷繼續教育,可能導致工作年限“清零”。
3. 企業招聘、升職會被“卡脖子”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在招聘會計時,會要求提供“近3年繼續教育記錄”,尤其是國企、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一位HR朋友告訴我:“我們會優先選持續學習的人,連繼續教育都不做的,說明對職業沒規劃。”
五、關于繼續教育的5個常見問題,新手必看!
1. 剛拿到初級證,還沒從事會計工作,需要繼續教育嗎?
需要!只要持有證書,無論是否工作,都要從取證次年開始參加(比如2023年取證,2024年開始)。
2. 繼續教育每年需要學多少學時?
總學時不少于90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比如財務會計、稅務實務等),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比如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
3. 在多個機構學過,學時能累計嗎?
可以!只要是財政局認可的機構,學時會自動累計,但要注意別重復學習同一科目。
4. 繼續教育和“會計證年檢”是一回事嗎?
是的!2017年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后,“年檢”就改成了“繼續教育”,本質都是對會計人員的持續管理。
5. 忘記參加繼續教育,怎么補?
登錄當地財政局官網,找到“繼續教育補學入口”,按提示購買往年課程并完成考試,部分地區需要線下提交補學申請(建議提前打電話咨詢財政局,電話可在官網查詢)。
繼續教育就像給會計證“充電”,不僅是政策要求,更是職場競爭力的隱形加分項。與其等到報名中級被卡、求職被拒時才后悔,不如從現在開始,每年花幾天時間完成這件“小事”。記住:會計行業拼的不僅是證書,更是持續學習的能力。
(注:各地繼續教育政策可能存在差異,具體要求請以當地財政局最新通知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Accounting_titles/629649.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