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備考方法-實務特點-復習方法
摘要: 中級會計實務這門課,簡直是中級考生的“老大難”,每年都有不少人栽在它手里。別慌!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結合自己和身邊朋友的備考經驗,跟大家好好聊聊中級會計實務到底有啥特點,以及到底該怎么復習才能穩穩拿下它。從它的“難”點分析,到分階段的復習策略,再到一些避坑指南,爭取讓你看完就能明白接下來該咋做,少走彎路,高效備考!
一、中級會計實務的“難”,到底難在哪里?——實務特點深度剖析
很多考生一提到中級會計實務,頭都大了。為啥它這么讓人頭疼呢?咱們得先把它的“脾氣”摸清楚。
1. 內容多,章節雜,重點突出但“雷區”也多
中級會計實務一共多少章來著?哦,好像每年會微調,但大概二十章左右吧,記不太清具體數字了,反正就是多!從存貨、固定資產這些基礎章節,到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收入、所得稅、合并財務報表這些“大山”,每一章節都有它的考點。而且,重點章節特別突出,像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收入、所得稅、合并報表,這幾章加起來占的分值能讓你笑,也能讓你哭。你要是把這些章節攻克了,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這些章節往往也是“雷區”,知識點復雜,理解起來費勁,稍不注意就掉坑里。
2. 實務性強,不是死記硬背就能搞定
這門課叫“實務”,可不是白叫的。它特別強調對實際業務的理解和應用。很多題目都是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背景來出題的,如果你沒有一點實務經驗,或者對會計準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那做起題來就會感覺云里霧里。比如收入準則里的五步法模型,光記住那五個步驟沒用,得知道在不同的業務場景下怎么運用,怎么判斷履約義務,怎么確認收入時點或時段。這可不是靠背條文就能解決的。
3. 會計準則更新快,“舊知識”可能會坑你
會計這行當,準則更新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你以前學的知識點,可能過兩年就變了。比如金融資產的分類,收入準則的修訂,這些都是近幾年的大變動。所以,備考的時候一定要用最新的教材和輔導資料,千萬別拿著幾年前的老黃歷啃,那真是白費功夫,還可能被舊知識帶偏。我就見過有考生,仗著自己以前有點基礎,沒看新教材,結果考到新修訂的內容,直接傻眼。
4. 綜合性強,跨章節考察是家常便飯
中級會計實務的大題,尤其是綜合題,特別喜歡玩“跨界”。一道題可能涉及到好幾章的內容。比如,合并財務報表的題目,可能會結合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所得稅等章節的知識點一起來考。這就要求你不僅要把每個章節的知識點學懂,還要能把它們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不然,單獨看某一章你會,但放到一起就懵了。
二、中級會計實務復習方法——這樣學,效率翻倍!
知道了實務的“難”,咱們就來對癥下藥,聊聊具體的復習方法。這部分是重點,大家可得認真看,最好拿個小本本記下來。
1. 基礎階段:地毯式轟炸,不留死角(建議3-4個月)
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把教材從頭到尾過一遍,理解每個知識點的含義,掌握基本的會計處理。
教材為本,課件為輔:教材是根本,一定要仔細看。第一遍看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別著急,把疑問標記出來。然后結合網課課件聽老師講解,老師會把難點、重點講得比較透徹,幫助你理解。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很重要,有的老師講得細,有的老師邏輯性強,你可以多試聽幾個,找到合眼緣的。
做好筆記,畫出重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聽課和看書的過程中,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把老師強調的重點、自己理解不了的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都整理下來。筆記不用追求完美,自己能看懂就行。我當時是用不同顏色的筆來標記,比如紅色標重點,藍色寫疑問,綠色寫總結。
配合做題,及時鞏固:每學完一章,一定要做相應的練習題。這個階段的題目不用太難,主要是課后習題和一些基礎的章節練習。目的是檢驗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錯的題目要搞清楚為什么錯,是知識點沒理解,還是粗心大意,最好有個錯題本,把錯題整理起來。
小貼士:這個階段不要追求速度,慢一點沒關系,關鍵是理解。如果某一章特別難,比如長期股權投資,第一遍沒太懂,沒關系,可以先放一放,繼續往后學,等學完后面的章節,可能回過頭來就豁然開朗了。我當時學長期股權投資,前前后后聽了三遍課才勉強捋順。
2. 強化階段:重點突破,攻克難點(建議2-3個月)
基礎打牢之后,就進入強化階段了。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攻克重點難點章節,提高解題能力。
聚焦重點章節: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分值高、難度大的重點章節上,比如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收入、所得稅、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等。這些章節要多花時間,反復聽、反復看、反復練。
大量刷題,尤其是主觀題:這個階段要開始做大量的題目了,特別是主觀題(計算題和綜合題)。中級會計實務的主觀題分值很高,得主觀題者得天下。可以做歷年真題、模擬題,還有輔導書上的提高階段練習題。做題的時候,要注意總結解題思路和方法,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技巧。比如,合并報表的題目,套路其實挺固定的,多做幾道就能找到感覺。
總結歸納,形成知識體系: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網絡。比如,可以畫思維導圖,把一章的主要內容、核心考點都列出來,這樣能幫你更好地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對于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要進行對比總結,比如各種資產的減值準備計提、轉回、轉銷的處理,都可以列個表格對比一下。
重點提示:真題是寶!一定要好好利用歷年真題。通過做真題,你可以了解考試的題型、難度、命題規律,甚至能預測一下今年可能考哪些知識點。近3-5年的真題至少要做兩遍以上。
3. 沖刺階段:模擬實戰,查漏補缺(建議1個月左右)
考前一個月,就進入沖刺階段了。這個階段的目標是:熟悉考試節奏,模擬實戰,回歸教材,調整心態。
進行模擬考試:嚴格按照考試時間(3小時)做模擬題,體驗考試的氛圍,提高答題速度和準確率。通過模擬考試,你可以發現自己在時間分配上是否合理,哪些知識點還比較薄弱。
回歸教材和筆記:這個時候不要再去做難題、偏題了,而是要回歸教材,看看自己的筆記和錯題本。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再鞏固一遍,把錯題再做一遍,確保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關注新增和變化內容:每年教材的新增和變化內容,往往是考試的重點,一定要重點關注。這部分內容一般難度不會太大,但考到的概率很高,是送分題,不能丟。
調整心態,勞逸結合:臨近考試,很多考生會焦慮。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相信自己。適當放松,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最佳的狀態迎接考試。我當時考前一周,每天晚上都會出去散散步,聽聽輕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
三、備考中級會計實務,這些“坑”你可別踩!
坑一:輕視教材,只看輔導書。教材是根本,所有的考點都來自教材。輔導書是幫助你理解教材的,但不能替代教材。
坑二:死記硬背,不理解原理。會計實務重在理解,尤其是分錄,要知道為什么這么做,而不是死記硬背。理解了原理,即使忘了分錄,也能推導出來。
坑三:盲目刷題,不總結反思。做題很重要,但做完題后的總結反思更重要。錯題是寶藏,要分析錯誤原因,避免再犯。
坑四:拖延癥晚期,復習節奏混亂。備考是個漫長的過程,一定要制定計劃,按部就班地復習,不要拖延。不然到最后時間不夠,手忙腳亂。
坑五:過分糾結難點,忽略基礎。重點難點要攻克,但也不能忽略基礎知識點。考試中基礎題還是占很大比例的,把基礎分都拿到,通過考試就沒問題。
中級會計實務確實有難度,但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你方法得當,堅持下去,一定能攻克它!記住,備考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于你起跑多快,而在于你能否勻速前進,堅持到最后。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正在備考中級會計實務的你帶來一些幫助。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731960.html,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