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費如何做會計分錄-怎么入賬-領取流程
家里有親人離世,本就是讓人悲痛的事,可后續的安葬費領取、財務處理又常常讓人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找誰領、需要什么材料,企業財務遇到員工喪葬補助時,更是怕會計分錄做錯、入賬不合規。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把“安葬費領取流程”和“會計分錄怎么做”這兩件事掰開揉碎了說,不管你是普通家屬還是財務人員,看完都能心里有數,少走彎路。
一、先搞清楚:安葬費到底是什么?誰能領?
在說流程和分錄前,咱們得先明白“安葬費”的性質。它其實是一種社會保障或單位福利,主要用于補助逝者家屬辦理喪葬事宜的費用,比如遺體接運、火化、骨灰盒、墓地等開支。
誰能領? 通常是逝者的直系親屬(配偶、子女、父母),或其他法定繼承人。不過不同情況下,發放主體和領取條件不一樣,比如職工社保、城鄉居民社保、機關單位撫恤金里的安葬費,規則都有差異,這點咱們后面細說。
二、普通人最關心:安葬費怎么領?分4步走,材料清單收好
家屬去領安葬費時,最容易犯懵的就是“不知道該找誰”“材料帶不全跑斷腿”。其實只要分清楚逝者的身份(比如是否有職工社保、是否是離休干部等),流程就清晰多了。
2.1 第一步:確定“發放主體”——3類常見情況,別找錯門!
情況1:逝者有職工社保(含靈活就業社保)
找當地社保局(現在很多地方叫“政務服務中心社保窗口”)領,這筆錢從養老保險基金里出。比如企業職工、自己交靈活就業社保的人,去世后家屬都可以申請。
注意:如果是在單位參保,也可以先問單位HR,有些單位會幫忙代辦。
情況2:逝者是城鄉居民(交的是城鄉居民社保)
找戶籍地的村委會/居委會,或當地社保局城鄉居民社保窗口,錢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出。金額通常比職工社保低,具體看當地政策(比如有些地方是固定2000-5000元)。
情況3:逝者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離休干部
找逝者原單位的人事部門,這筆錢一般包含在“撫恤金”里,由單位按規定標準發放(比如按生前月工資的一定倍數計算)。
2.2 第二步:準備材料——這6樣是“標配”,少一樣都可能白跑
不管哪種情況,這幾樣材料基本都要帶,建議提前復印好,原件也要帶上備查:
1. 逝者的死亡證明(醫院開的“醫學死亡證明”,或派出所開的“銷戶證明”,二選一即可);
2. 家屬的身份證原件+復印件(領錢人的身份證,必須是法定受益人);
3. 與逝者的關系證明(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等,證明你是直系親屬或繼承人);
4. 銀行卡復印件(領錢用的,最好是家屬本人的一類銀行卡,寫上開戶行信息,避免用信用卡);
5. 逝者的社保卡/養老保險手冊(如果有的話,注銷社保時可能需要);
6. 單位證明(如有):如果是職工社保,單位出具的“在職/退休人員死亡證明”(有些地方需要)。
特殊情況補充:如果逝者是離休干部,可能還需要“離休證”;如果家屬委托他人代辦,要額外帶“授權委托書”和代辦人的身份證。
2.3 第三步:申請流程——線上線下都能辦,哪種方便選哪種
線下辦理(傳統方式,適合不熟悉線上操作的家屬)
帶齊材料到對應部門(社保局窗口/單位人事/村委會),填寫《喪葬補助金申領表》(現場有模板,不會填可以問工作人員);
提交材料,工作人員審核(一般當場審核,材料不齊會告訴你補什么);
審核通過后,錢會打到你提供的銀行卡上,到賬時間各地不一樣,快的3-7天,慢的可能1個月(建議留個咨詢電話,到賬前可以問問進度)。
線上辦理(部分城市支持,更方便)
現在很多地方的“政務服務網”“當地社保APP”(比如“電子社保卡”小程序)能在線申請。比如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官網,找到“喪葬補助金申領”入口,按提示上傳材料照片,審核通過后直接打款。
注意:線上辦理前,先打電話問問當地社保局是否支持,避免白操作。
2.4 第四步:領完錢要注意——這2件事別忽略!
核對金額:到賬后看看金額對不對,職工社保的安葬費一般是“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個月”(比如某地2023年社平工資6000元,安葬費就是12000元),城鄉居民社保通常是固定金額(比如3000元),具體以當地政策為準。
注銷社保賬戶:如果逝者有社保,領完安葬費后,記得順便辦理社保賬戶注銷(有些地方會自動注銷,但最好確認一下),避免后續有遺留問題。
三、財務人員必看:安葬費會計分錄怎么做?3類主體,示例教會你
企業、事業單位、行政單位遇到支付喪葬補助的情況,會計分錄差別很大,最怕的就是“科目用錯”“稅務處理不合規”。咱們分主體說,每個都配案例,直接套用就行。
3.1 企業支付喪葬補助:從“福利費”走,分2種情況
企業給員工(或退休員工)家屬支付喪葬補助費,按會計準則,要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并且這筆費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但注意:福利費總額不能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14%,超了要納稅調增)。
情況1:企業直接支付給家屬(未通過社保報銷)
案例:某公司在職員工李某去世,公司按內部規定支付喪葬補助費8000元,通過銀行轉賬給其配偶。
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8000
貸:銀行存款 8000
同時,結轉福利費: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根據員工所屬部門)8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8000
情況2:先由家屬墊付,后從社保報銷,企業再轉付給家屬
案例:員工王某去世,家屬先墊付喪葬費10000元,后社保局報銷8000元到公司賬戶,公司將8000元轉給家屬。
1. 收到社保局報銷款時:
借:銀行存款 8000
貸:其他應付款-王某家屬 8000
2. 支付給家屬時:
借:其他應付款-王某家屬 8000
貸:銀行存款 8000
注意:如果公司額外再給家屬2000元補助,這2000元按“情況1”計入福利費。
3.2 事業單位支付喪葬補助: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要“雙分錄”
事業單位(比如學校、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支付喪葬補助時,要同時做“財務會計分錄”和“預算會計分錄”(涉及現金收支時才做預算會計)。
案例:某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張某去世,單位按規定支付喪葬補助金6000元,從單位零余額賬戶支付。
1. 財務會計分錄(權責發生制):
借:業務活動費用-職工福利費 6000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6000
2. 預算會計分錄(收付實現制):
借:事業支出-基本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6000
貸:資金結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6000
3.3 行政單位支付喪葬補助:科目和事業單位略有不同
行政單位(比如政府部門)支付喪葬補助,科目用“行政支出”,其他和事業單位類似,也是“雙分錄”。
案例:某行政單位職工趙某去世,支付喪葬補助5000元,通過銀行存款支付。
1. 財務會計分錄:
借:單位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 預算會計分錄:
借:行政支出-基本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5000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 5000
3.4 入賬關鍵:3個“坑”要避開!
別計入“營業外支出”:很多財務新手會把喪葬補助計入“營業外支出”,但其實它屬于職工福利,應計入“福利費”,否則會影響福利費稅前扣除限額的計算。
憑證要齊全:入賬時,需要附《喪葬補助發放審批單》、家屬簽字的收據、銀行轉賬憑證、與逝者的關系證明復印件等,證明業務真實合規。
個稅不用交:根據個稅政策,喪葬補助費屬于“福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不用代扣代繳個稅(這點很多人容易記錯)。
四、常見問題解答:這些“小麻煩”,提前知道少踩坑
4.1 領了社保的安葬費,單位還能再給補助嗎?
可以。社保發放的是“喪葬補助金”,單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額外給家屬“喪葬慰問金”或“困難補助”,這部分按企業福利費處理(會計分錄參考3.1的情況1)。
4.2 材料不全怎么辦?比如死亡證明丟了
死亡證明丟了可以補辦:醫院開的找醫院補辦,派出所開的找原派出所補辦(帶家屬身份證和逝者戶口本)。如果實在補不了,有些地方可以用“火化證明”代替,具體問當地部門。
4.3 異地去世,安葬費能在當地領嗎?
一般不行,要回逝者社保參保地或戶籍地申領。比如逝者在A地交社保,在B地去世,家屬要回A地社保局辦理(現在部分省份支持跨省通辦,提前打電話確認)。
最后想說
安葬費的領取和會計處理,看似復雜,其實只要分清楚“身份”“主體”,按步驟來,就能少走很多彎路。家屬辦理時記得帶齊材料,別著急,工作人員一般都會耐心指導;財務人員入賬時,注意科目別用錯,憑證留齊全,稅務處理就不會出問題。
當然,各地政策可能有細微差異(比如金額標準、材料要求),如果遇到不確定的地方,最好直接打電話問當地社保局(12333)或單位人事部門,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有需要的人,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726327.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東莞恒企會計培訓整理的安葬費如何做會計分錄-怎么入賬-領取流程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