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置稅如何計算
買車時,購置稅到底怎么算?其實就3步:先算“不含增值稅的購車價”,再乘以對應稅率,特殊車型(比如新能源)有優惠。2025年最新政策、不同車型算法、常見坑點,這篇一次性講透,看完自己也能算明白,再也不怕被銷售“忽悠”。
一、先搞懂:什么是購置稅?為什么買車必須交?
你可能會說:“買車已經花了十幾萬,為啥還要交一筆購置稅?” 其實這就像買房要交契稅,購置稅是國家對“購置汽車”的單位或個人征收的一種稅,錢會進入國庫,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路、建充電樁)。
劃重點:購置稅是一次性繳納的,只要你買的是“新車”(包括國產、進口、獲獎得來的車),都得交;但如果買的是二手車,就不用交了——因為原車主當年買車時已經交過。
二、2025年購置稅最新政策:燃油車、新能源有啥區別?
購置稅的計算,核心看“稅率”和“計稅價格”,而稅率會跟著政策變。比如前幾年新能源汽車有“免征購置稅”優惠,燃油車稅率一直是10%。
目前2025年官方最新政策尚未明確(往年政策多在年底或年初更新),以下基于2024年政策及行業常規情況分析,具體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1. 燃油車:稅率大概率還是10%
燃油車(包括汽油、柴油車)的購置稅稅率,最近5年一直穩定在10%,沒有減免。除非有特殊政策(比如2022年曾對2.0升及以下車型減半征收),否則2025年大概率還是按10%算。
2. 新能源汽車:免征優惠可能延續
2024年政策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至2024年12月31日”,包括純電動車、插電混動(含增程式)車。從國家推廣新能源的大方向看,2025年很可能繼續延續免征優惠,但具體是否延續、延續多久,需等官方通知。
3. 其他車型:混動、進口車怎么算?
非插電混動(比如豐田THS、本田i-MMD):這類車不算新能源,按燃油車標準,稅率10%;
進口車:不管燃油還是新能源,只要是進口的,計稅方式和國產車略有不同(后面細說)。
三、核心公式:3步算出購置稅,簡單到初中生都會
不管買什么車,購置稅計算公式都可以總結為:
購置稅 = 計稅價格 × 稅率
但“計稅價格”不是你買車時的“發票價”,這里有個關鍵:發票上的價格含了13%的增值稅,而購置稅是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算的。
第一步:算“不含增值稅的購車價”
假設你買的車,發票上寫的“價稅合計”是15萬元(就是你實際付給4S店的錢),這15萬里包含了13%的增值稅。要先把增值稅去掉:
不含增值稅價 = 發票價 ÷ 1.13
(1.13 = 1 + 增值稅稅率13%)
比如15萬的車:150000 ÷ 1.13 ≈ 132743元(這就是計稅的“基數”)。
第二步:確定稅率
燃油車:10%
新能源汽車(假設2025年延續免征):0%
其他特殊車型(如進口車):按對應稅率(通常也是10%)
第三步:兩者相乘,得出購置稅
還是以15萬燃油車為例:
132743元 × 10% ≈ 13274元
所以這輛車的購置稅就是13274元。
四、舉3個例子:不同價格的車,購置稅差多少?
光看公式可能有點抽象,舉幾個常見購車預算的例子,你可以直接對照自己的情況算:
例子1:10萬左右的燃油車(比如吉利帝豪、長安逸動)
發票價10萬元
不含增值稅價:100000 ÷ 1.13 ≈ 88496元
購置稅:88496 × 10% ≈ 8850元
例子2:20萬左右的燃油車(比如豐田凱美瑞、大眾帕薩特)
發票價20萬元
不含增值稅價:200000 ÷ 1.13 ≈ 176991元
購置稅:176991 × 10% ≈ 17700元
例子3:30萬的新能源汽車(比如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EV)
假設2025年延續免征,購置稅=0元,直接省3萬左右(按燃油車算的話,30萬車購置稅約26549元)。
五、注意!這3種情況,不能直接用發票價算
不是所有車都能按“發票價÷1.13×稅率”算,這3種情況要特別注意,不然可能少算或多算:
1. 發票低開:稅務系統有“最低計稅價”兜底
有些4S店會說:“發票少開點,你能少交購置稅?!?比如實際成交價15萬,發票開13萬。但稅務系統里,每款車都有一個“最低計稅價”(由國家稅務總局核定,根據車的配置、市場價格調整)。
如果發票價 ≥ 最低計稅價:按發票價算(正常公式);
如果發票價 < 最低計稅價:按最低計稅價算(比如發票開13萬,但系統最低計稅價14萬,就按14萬÷1.13×10%算)。
所以“低開發票”不一定能省稅,反而可能影響保險賠付(比如車被盜,保險公司按發票價賠)和二手車保值率(買家會覺得你車價有問題),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2. 進口車:計稅價格要加上“關稅”和“消費稅”
進口車的計稅價格更復雜,公式是:
計稅價格 = 關稅完稅價格 + 關稅 + 消費稅
(關稅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進口車到岸價格;關稅=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率;消費稅根據排量算,排量越大稅率越高)
比如一輛進口車,關稅完稅價格20萬,關稅稅率15%(20×15%=3萬),消費稅10%((20+3)÷(1-10%)×10%≈2.56萬),那計稅價格=20+3+2.56=25.56萬,購置稅=25.56萬×10%≈2.56萬。
3. 獲獎、抵債得來的車:按“核定價格”算
如果你是抽獎中了一輛車,或者別人用車輛抵債給你,這類“非購買”方式獲得的車,稅務機關會按“核定計稅價格”(通常參考同類車型市場價)來算購置稅,不是按0元算哦。
六、買車必知:關于購置稅的5個常見問題
1. 什么時候交購置稅?逾期會怎樣?
提車后60天內必須交,逾期每天按應納稅額的“萬分之五”收滯納金。比如購置稅1萬元,逾期10天,滯納金=10000×0.05%×10=5元。
2. 在哪交?需要帶什么材料?
線下:車管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
線上:“電子稅務局”APP(部分城市支持)、支付寶/微信的“市民中心”。
材料:身份證、購車發票(報稅聯)、車輛合格證(進口車要“海關進口關稅專用繳款書”)。
3. 交完稅后,憑證要留好嗎?
必須留!完稅證明(現在多是電子版,可在“電子稅務局”查詢)是上牌的必備材料,以后賣車時,買家可能會要求看(證明你當年合法繳稅)。
4. 交了稅又退車,能退稅嗎?
可以!只要符合條件:比如車輛因質量問題被廠家召回、退回經銷商,憑退車證明和完稅證明,就能去稅務局申請退稅(已上牌的要先注銷登記)。
5. 新能源汽車免征,需要申請嗎?
不用,4S店會在開發票時標注“新能源汽車”,你去交稅時,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免征,直接省下這筆錢。
七、避坑指南:別讓購置稅成了“糊涂賬”
1. 別信“包購置稅”的套路:有些銷售說“落地價包購置稅”,但可能悄悄抬高了車價(比如原本車價15萬,他按16萬算,再“包”1.4萬購置稅,實際你沒占便宜),一定要讓銷售分開算“車價、購置稅、保險、上牌費”,自己加一遍。
2. 算完別急著交,先查“最低計稅價”:如果覺得發票價太低,擔心按最低計稅價算,可以在交稅時問工作人員:“這款車的最低計稅價是多少?” 心里有個數。
3. 新能源車主留好“免稅標識”:雖然免征,但車輛登記證上會標注“免稅”,以后賣車時要說明(不影響交易,只是買家知道這車當年沒交購置稅)。
買車是大事,購置稅雖然不算“大頭”,但幾千到幾萬的金額,算清楚了心里才踏實。記住核心公式“計稅價格×稅率”,再結合自己的車型和政策,就能輕松算出。如果2025年政策有調整,記得以官方通知為準——畢竟錢要花在明處,才是真劃算。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721768.html,違者必究!
以上是恒企會計培訓整理的購置稅如何計算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