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會計怎么復習
一、自考會計備考前,先搞懂這3個核心問題
很多人一提到自考會計就頭疼:"教材厚得像磚頭,分錄背了又忘,刷題正確率總上不去......"其實自考會計的復習痛點,往往出在一開始就沒理清方向。今天這篇文章會從備考規劃、科目突破、記憶方法、避坑指南四個維度,結合我帶過300+考生的實戰經驗,幫你把復習效率提3倍——記住,自考會計拼的不是時間,而是方法。
二、第一步:3個月通關計劃表,把大目標拆成每天能落地的小任務
自考會計最忌諱"想到哪學到哪",尤其是在職備考的同學,碎片化時間必須靠系統規劃才能高效利用。以《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這兩門核心課為例,給大家一個可直接套用的3個月計劃模板:
第1-4周:基礎掃盲階段(每天2小時)
上午1小時:精讀教材章節(重點看例題!會計教材的文字描述繞,但例題是"翻譯器",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分錄,跟著例題寫3遍比背定義管用)。
晚上1小時:做課后習題(只做選擇和判斷,目的是檢驗是否看懂教材,錯題為標記,不用糾結大題)。
注意:第一遍學《中級財務會計》時,"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報表"這兩章如果看不懂,直接跳過!先把流動資產、負債等基礎章節吃透,回頭再啃硬骨頭,否則很容易勸退。
第5-8周:強化刷題階段(每天2.5小時)
真題至少刷近5年的,按"單選多選計算分析題"的順序做,大題要動手寫分錄,哪怕對著答案抄也要抄一遍(肌肉記憶很重要)。
準備錯題本:按"知識點分類"記錄,比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下面歸納所有相關錯題,每周集中復盤1次。
第9-12周:沖刺模擬階段(每天3小時)
用真題模擬考試:嚴格掐時間,比如《中級財務會計》150分鐘,到點就停筆,培養時間分配感(很多人掛科不是不會,是最后30分鐘慌了手腳)。
回歸教材高頻考點:比如金融資產的分類、收入確認條件、所得稅費用計算,這些每年必考的點,翻教材原文再默寫2遍。
三、會計專業3大核心科復習技巧,避開90%的坑
《基礎會計學》:別死背分錄,先搞懂"會計科目像抽屜"
很多人初學會計被分錄嚇退,其實分錄本質是"給經濟業務分類記賬"。你可以把會計科目想象成家里的抽屜:
"庫存現金"是錢包(放錢的),"應收賬款"是別人欠你的錢(記在小本本上),"主營業務收入"是工資卡(正經收入)......
比如"用現金買辦公用品",就是"錢包(庫存現金)的錢少了,辦公用品抽屜(管理費用)多了",所以分錄是:借:管理費用 貸:庫存現金。
小技巧:把常用的30個科目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前,每天看5分鐘,一周就能眼熟。
《中級財務會計》:搞定"金融資產"和"合并報表",就贏了60%
這兩章是公認的難點,但有捷徑:
金融資產:別糾結定義,直接記"三分類"的判斷標準(看管理層意圖)和后續計量方法(交易性金融資產用公允價值,持有至到期投資用攤余成本),真題里翻來覆去就考這幾個點。
合并報表:記住"先調再抵"口訣——先調整子公司凈利潤(比如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再抵消內部交易(母子公司互相賣東西要抵消,不然利潤虛增)。剛開始學可以畫T型賬輔助理解,雖然麻煩但正確率高。
《成本會計》:計算題按"步驟拆解法"做,比背公式有用
成本會計的大題(比如品種法、分批法)看起來復雜,其實步驟固定:
1. 確定成本計算對象(算哪種產品的成本);
2. 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料工費怎么分攤給不同產品);
3. 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約當產量法是重點,記住"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舉個例子:生產100件A產品,完工80件,在產品20件(完工程度50%),總材料費用1000元。則在產品約當產量=20×50%=10件,單位成本=1000/(80+10)=11.11元,完工產品成本=80×11.11=888.8元。
四、自考會計最容易踩的3個坑,現在改還來得及
1. 只聽課不做題:會計是"手藝活",聽老師講10遍分錄,不如自己動手寫1遍。我見過一個考生把網課刷了3遍,真題卻只做了2套,結果61分險過——純屬浪費時間。
2. 完美主義拖延癥:總想著"等我把教材全部看懂再刷題",結果3個月過去了第一章還沒看完。記住:自考60分萬歲,先抓重點章節(比如《中級財務會計》的"收入"、"所得稅"占分近40%),冷門知識點后期再掃盲。
3. 忽視教材改錯題:真題答案一定要對照最新教材!比如收入準則2018年修訂后,"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條件變了,舊題答案可能過時,這點一定要注意(每年考綱出來后,教材變動部分大概率是考點)。
五、考前15天突擊策略:把分數再提20分的實戰技巧
1. 翻教材目錄回憶知識點:合上書,看著目錄默寫每章的核心考點(比如"存貨"一章要想到:存貨計價方法、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卡殼的地方立刻翻書標記,這是快速找出薄弱點的方法。
2. 大題只寫關鍵詞:比如計算題寫公式和結果,分錄題寫科目和金額(不用寫明細科目,除非題目要求),節省時間。
3. 利用碎片時間記數字:會計里的稅率(增值稅13%、企業所得稅25%)、折舊年限(房屋建筑物20年、機器設備10年)這些純記憶的內容,存在手機備忘錄里,等公交時看兩眼,積少成多。
其實自考會計真的沒那么難,我帶過的考生里,有寶媽邊帶孩子邊考,有上班族每天熬夜刷題,最后都順利拿證了。關鍵是別被"會計難"的標簽嚇住,按規劃走,把大目標拆成每天的小任務,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能做到。
以官方最終公布為準。
尊重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鏈接:http://www.abtbt.com.cn/Accounting/544848.html,違者必究!